• 今天是:
  • 陈华春:“驰援武汉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

      “驰援武汉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在这场与病毒的战斗中,如果我们医生都退缩了,谁来保护我们的病人,我们必须义无反顾地冲上去,这是医者的责任和使命!”在金华广福医院呼吸内科(五),生活早已回归平静的陈华春回忆起自己驰援武汉的经历时坚定地说道。

      陈华春是呼吸内科(五)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工作10余年,具有丰富的呼吸内科诊疗经验和娴熟的内镜操作技能。他为人低调谦卑,做事稳健务实,是同事喜欢的好搭档,更是患者信任的好医生。当遇到危重症患者需要抢救时,他总是冲锋在前,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当医院需要志愿服务、无偿献血时,他第一时间报名;在刻不容缓的疫情面前,他毫不畏惧、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无私奉献,充分体现了医者的责任和担当,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荣获“浙江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金华市青年岗位能手”,“金华市战役先锋先进个人”,“金华市青年五四奖章”,“优秀抗疫呼吸人”,“金华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其所在医疗队(浙江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请战:决定就绝不退缩

      疫情就是命令!当医院发布需要一名呼吸科医生支援武汉的消息时,陈华春瞒着家人偷偷报了名,在众多报名者中被医院选派成为我省第二批医疗队成员前往武汉支援。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妻子时,同样身为医务人员的妻子说,“我全力支持你,我也是一名医务人员,深知我们的职业和使命,这个时候我们不上,谁上?更何况你是一名共产党员,可惜我的专业不对口,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和你一起上战场!”妻子的一席话,给了陈华春极大的信心,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2003年非典的时候,陈华春还在读高中,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做一名医生。“现在我如愿成为了一名医生,疫情当前,我当然有义务去前线支援。”陈华春说,他有信心用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打赢这次战疫,发挥出广福的智慧和力量。”

      1月28日,他来不及再看一眼4岁的双胞胎儿子,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援鄂之路……

     

      驰援:来了就无怨无悔

      “武汉,我来了!”当飞机到达武汉时,望着空无一人的机场,陈华春在心中呐喊。没错,他是带着使命和希望来的!

      陈华春对接的是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负责重症病区患者的救治工作。与所有的“逆行英雄”一样,他一上岗就要“全副武装”,穿上隔离服,戴上护目镜、口罩、橡胶手套,套上鞋套,只能在规定区域服务患者。为节省防护物资,一整天都不敢喝一口水,就怕上厕所。

      穿戴隔离装备数小时,汗水湿透衣服,耳朵被勒疼,食指麻木……一天10来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再加上气候的变化,期间,陈华春出现了鼻塞、流涕、低烧等症状。“当时我心里真的很慌,精神压力也大,只能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让自己慢慢恢复。”陈华春坦言,一线工作,不管是对身体还是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

      52天的时间里,陈华春有过面对未知风险而担心,有过因防护物资短缺而焦虑,有过尽力抢救仍回天乏术而伤心,也有过危重病人好转甚至治愈而高兴。

      “这次疫情打垮了很多家庭,有一对老夫妻,也曾是医务工作者让我印象深刻。”陈华春说,他们和儿子一家三口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儿子就住在楼下隔离病房,老夫妻病情很重,生命体征不稳定,但是他们很热观,在病房里手牵手,相互鼓励,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他们的病情逐渐好转出院。

      陈华春说,类似这样的感人故事很多。正是这一份感动,让当时的我们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特别是看到患者康复,我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很值得。

     

      凯旋:归来就直面成长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不负重托英雄凯旋。4月3日,经过14天集中隔离休整后,陈华春与其他14名援鄂医护人员平安凯旋。一路上,家乡人民和广福的兄弟姐妹们以最高的礼仪夹道欢迎英雄凯旋。陈华春坐在车内泪洒一路:“我们只是做了一名医务人员应尽的责任,却不曾想过自己成为了别人眼中的英雄。”

      “支援武汉的这段难忘经历让我成长了很多,我更加深刻的意识到了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共产党员所肩负的责任,同时让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呼吸科医生的决心。”陈华春表示,接下来他会把援鄂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工作中去,用精湛的医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驰援武汉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磨砺,虽然艰辛,但这是身为医护人员的职责与光荣。别时凛冬,归来春风,从逆行到凯旋,几十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和坚守,终将成为了人生中不可忘怀的经历。当然,英雄的故事也正激励着金华广福医院新一代医护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